1916年,一位看似不起眼的广西军阀,却突然成了两个中国“顶级大佬”的“绊脚石”。有人说,他让袁世凯称帝梦碎,也搅得孙中山差点没了广东老巢。这不是传奇小说,这是民国史上真实发生的惊心动魄大戏。你是不是好奇,什么人,凭啥让南北政坛两头大佬都吃进了大亏?一切的答案,都藏在这段被课本轻描淡写,却暗潮汹涌的历史里。
老百姓最喜欢看“好戏”,就像两头猛虎争地盘,冲突越大,越有看头。1900年代末、1910年代初,袁世凯和孙中山两位“天王巨星”,一个手执北京朝政大权,一个誓要推翻旧王朝,各有各的强手段。但被他们都“翻过车”的,偏偏是广西陆荣廷和他的“旧桂系”。袁世凯称帝前,四面鼓号齐鸣,陆荣廷本是最坚定的支持者;怎么这会儿,风向骤变,他抽刀断水,反手一击,让袁大总统帝位未暖就灰飞烟灭?而孙中山呢?本以为桂系会是自己攻守广东的左膀右臂,怎料腋下生风,陆荣廷“反水”比父母唠叨还冷不丁,直接把广西军政府变成了“自己说了算”的地盘。两个巨头都拿他没脾气,这到底是陆荣廷的本事,还是民国乱世的倒霉蛋的共同命运?且听我慢慢“扒皮”。
要说陆荣廷这人,背景跟普通人想象的军阀可不一样。他早年活跃在广西的天地会,土匪出身,后头却摇身一变,成为了清朝的“编制内”人物,拿了朝廷诏安。这种转身,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来。江湖人都说“兄弟是亲的,官帽是假的”。可陆荣廷显然觉得,“帽子”香,兄弟可以卖。他为了立功,剿灭同行的手段比谁都狠。
新政刚立、风头正劲的民国初年,陆荣廷边打着“桂人治桂”的旗号,边用各种手腕把一众外地官员排挤走,说简单点,就是只信本地人的话。谁阻他一步,他就让人家回家种田去。从财政上看,他手头简直比穷光蛋还惨。当时广西刚遭战乱,府库比家徒四壁还难,正副都督离开时顺手把家底都扫空。陆荣廷上台,空有一堆兵,但养不起。老百姓包袱背不动,土匪遍地,“谁有饭吃,谁占地盘”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难题。
普通人怎么看?本地佃农一边羡慕大户人家的税收漏洞,一边无奈地咬牙交钱。城市里,小商贩天天算着油盐豆蒜,逢年过节总盼着政府别再找新法子收钱。街头巷尾,一个“我家的米都被征完了”的典故,能在茶馆说三天。可是,陆荣廷怎么破局?
一阵操作下来,陆荣廷靠搞清查土地、拉高田税,把原本100万瞬间涨到250万。明面上看,好像财政宽裕、官府得救,内心却是一个“假的春天”。富人多交了税,穷人更苦,田地多的照样有法子偷税,最惨的永远是地少的。百姓怨声载道,换汤不换药。
另一方面,陆荣廷学着清朝收鸦片税——土鸦片一百斤,税就能收350两。地方烟馆成了合法产业,军队自己都下场贩毒。还有博彩,明目张胆收赌税。谁能想到,堂堂一省的军政府,财政三分之一靠贩毒,赌钱让地方财政“回血”?新加的烟、酒、糖、油税一个都不落。广西银行改组,财政司长转身成银行行长,上头一声令下,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。
不少老百姓心里嘀咕:这不就是挖自家碗底的米么?钱多了,东西却贵了。过去家里还能攒点碎银,如今纸币一沾手,过两年就跟废纸差不多。有人在米市门口插标语:“纸币买米,不如买根笤帚好使。”
一片看似稳定,实则民心渐失。有人劝陆荣廷“高抬贵手”,多顾百姓死活;也有人大骂“桂系”,说穷就算了,还要割地盘、收鸦片、加赌税,这哪是官,就是做草头王!
你以为陆荣廷就这样混日子,局势就这么稳定下去?没那么简单。这位“广西龙头”,一边把持广西,一边还惦念广东这一块“香饽饽”。袁世凯称帝,他第一时间举手赞成;可是护国军一声炮响,他比风转得还快,带头宣布广西独立。“反水”速度,让袁世凯都措手不及。这一闹,袁世凯称帝梦碎。龙觐光率兵入滇,半道被缴械,成了“白给”。陆荣廷收获最大,广东龙济光刚站错队,护国军顺势进广东,龙有关没守住桂关,自己卷铺盖滚去海南岛。广州,顺水推舟成了桂系的囊中物。
别以为他只会阴招。南方护法军一声令下,法律上孙中山还是“领袖”,但实权早被旧桂系捏在手心。“临时政府”改组,孙中山成了“光杆司令”。程璧光一死,孙中山连最后的依仗也丢了。陆荣廷借着大势,把南方政坛搅了个天翻地覆。
所有人这时才恍然,原来广西这只“瘦狗”,急了嗓子也能咬破两家大老虎。早年各路军阀相互牵制,谁能想到,陆荣廷用得着就“靠边站”,用不着马上反脸成“老死不相往来”。前脚还同你高歌猛进,后脚就各走各路。桂、滇、粤之间明争暗斗,从没断过。
社会上,广东人叫苦连天:桂军来了,连睡觉都不安稳,打仗下的苦,比广西还苦。生意人被逼捐,农民被派粮。广西人则冷眼旁观,心想“广东水深火热,哪里比得上咱们闲日子”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表面局势回稳。陈炯明的粤军回归,号称“粤人治粤”,桂军一时抵挡不住,撤回广西。广西本就穷得叮当响,这下更是家徒四壁。陆荣廷不死心,1921年再出兵广东,第二次粤桂大战如期而至。但好景不长,战争拖垮了广西所有能筹的钱粮,连老鼠都开始找“兼职”。
没钱没粮连带着没人心,桂军士气一泻千里。三个月不到,广西反成粤军的囊中物。可陈炯明打完胜仗也乐不起来:广西地瘠民穷,胜利就是“烫手山芋”,收了也是赔本买卖。陈炯明一看不划算,赶紧将部队带回广东,陆荣廷看着空荡的府库,连“回头草”都吃不上。
而广西社会,老百姓盼混战早点过去,但等到的不过是税重粮多、枪声不断。有家底的外迁广州、港澳,小商小贩则“老鼠搬家”,能藏一点是一点。大家都明白,“桂系”的算盘噼啪打得热闹,最后受苦的还是平头百姓。
就在所有人以为战争会停下来,新桂系李宗仁一边收拾残局,一边收拾陆荣廷。陆荣廷想东山再起,却已人心尽失。最后只身逃亡,死于上海,算是悄无声息退出了棋局。老部下沈鸿英残余势力也落荒而逃,终结了旧桂系时代。
细细一想,陆荣廷的手腕的确高,能靠贩鸦片和赌税让广西财政“起死回生”,也敢跟两位天王级的人物玩“变脸戏说”。论政客心计,比谁都会见风使舵,跟风拍马。但真要说为广西、广东老百姓做了什么好事?拉高交税,全民吸毒,遍地赌博,最终给地方经济留下了个大窟窿。军阀混战,官场比谁都热闹,可百姓能吃几口饼?他当政这几年,广西穷得只剩下“割地”和“鸦片”,难怪最后被自己的老部下一脚踢下台。
要反驳陆荣廷“有能耐”、桂系治下“稳定”的人,这时候可以鼓掌说:广西银行会印钱,百姓人人有纸币,是不是比北洋政府都现代化?鸦片成财政支柱,是不是比袁世凯、孙中山还懂“经济手腕”?可笑的是,这样的“政绩”,放到今天恐怕连县长都当不稳。
别看表面上他能压袁世凯、怼孙中山,真要看百姓冷暖,他留下的只有“负担”,没给民众赚钱养家出点力。历史并不总是强者赢,更多时候,牛人下场和老百姓合了一曲“命苦不能怨政府”的老调。
你说,陆荣廷这种“经济奇才”,靠贩毒、开赌场、加税、随意印钱把广西财政做活,结果最后还一锅粥,你觉得这到底算聪明,还是搬石头砸自己脚?支持陆荣廷的觉得他足智多谋,翻手为云;反对的人又说他毁了广西、一世骂名。这样的人物,要是在今天,还能撑几年?你怎么看“政绩是用什么换来的”?说说你心里的民国“最强军阀排行榜”吧!
